在台灣,「成績至上」的迷思,有可能被打破嗎?

這正是今年八月上路的十二年國教課程綱要總綱(通稱一○八課綱),被賦予的改革任務。

實施後四個月,十一月二十九日,大學招聯會公布全台大學各科系在個人申請階段的參採項目,包含:學生在高中修課紀錄、修課成果和多元表現等,更確認大學也納入這波改革浪潮。

這屆高一生,十五歲的他們,在高三申請大學時,若是走個人申請管道,得憑著一份記錄高中所學、類似履歷表的「學習歷程檔案」,當成入學依據,取代過去的備審資料。

學習歷程檔案,這六個字,是新課綱討論度最高的關鍵字。它是為了人才的多元和差異化而設計,但它也是最令家長困惑的設計。

一○八課綱,強調「素養學習」,代表一個人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這些難以用單一紙筆測驗衡量的項目,正在撼動台灣的課程設計和入學制度。

課綱實施對象是今年的小一、國一、高一生,計六十二萬五千人,其中尤以高中衝擊最大,各校減少必修,增加選修,前者在國、英、數等學科知識的學分數降低一四%,必修占畢業學分數六八%,選修占畢業學分數從原本二五%,升為近三分之一。過去,每位高中生課表相似,如今則有個人化課表。

當高中生進入大學,雖然仍有繁星推薦、個人申請和指考分發等入學管道可選擇,不過近年,不少科系調降指考招生名額,今年高中生靠個人申請入學的比率,達五成以上,是最大入學管道。而這份學習歷程檔案(加上筆試與面試),將占個人申請第二階段成績的五○%以上,因此備受矚目。

一張表,看懂108課綱上路前後差異

108課綱上路前
(2021年前大學考招)
大學申請/科大甄選
第1階段:學測/統測成績
第2階段:學測/統測成績、個人備審資料、筆試/面試,比重由各校自訂

108課綱上路後
(2022年後大學考招)
大學申請 科大甄選
第1階段:學測/統測成績
第2階段:學習歷程檔案取代個人備審資料
多元學習表現(學習歷程檔案+各校筆試、面試成績)不得低於申請總成績50%,學測成績占申請比重由各校自訂 學習歷程檔案不得低於甄選總成績40%、統測成績不得高於甄選總成績40%,其餘筆試/面試占甄選比重由各校自訂
整理:李大任


改革》首度考招連動的教育改革
將高中課程與大學選才結合

相較台灣過去多次的教育改革,多數著重在課程設計,這一次教改是首度的考招連動,大學入學制度跟著變化。這次,不再只是高中以降的教改,而是結合高中課程與大學選才,一併解決。

「過去,多數高中生選擇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