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國發會提出,因應少子化,台灣未來10年需要引入40萬人才。過去很多討論在如何吸引移民?或是少子化之後,大學怎麼退場?但一直沒有很慎重討論,假如2、30年後,台灣1年只出生10萬個小孩,現在要怎麼教這些小孩,才能養活未來的台灣?

芬蘭一直是個好例子,30年來,出生率長期不到2%,低生育率卻能維持高科技產業,位居高所得國家。它怎麼做到永續發展?

台灣的教育是鼓勵所有人都受高等教育,走學術、拿博士,但北歐並不這麼做。當你人口少到一定的程度,勢必是低經濟發展,國家得把生活水準拉高,透過內需養活自己,外銷反而是做多少算多少,這跟我們現在的做法是完全反向思考。

台灣的經濟思考還停留在人口紅利時代,產業以出口為主,新台幣貶值,靠出口養活70%GDP。物價不能漲,薪資就不能漲,人民就不想在內需市場發展。但,進步國家到後來是要靠內需產業,這才是能拿在手上的。

假使未來台灣1年只出生5萬人,絕大多數人,要讓這個土地上的食衣住行能夠順暢運作。為什麼先進國家的物價那麼高?因為從事內需的人會被高度尊重,出口產業如果能活著是好事,那也要規畫,不能所有產業都要。

台灣要做的,不是去發展新經濟,而是讓現有的強勢經濟能夠永續經營,轉換成高毛利產業。高毛利產業需要創意人才,而不是過去訓練的解題人才。

我們有強大製造業,先進國家出題,我們負責解決,品牌、行銷是人家在想。未來我們需要創意人才,從解題式教育轉向出題式教育—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自己找題目,組成團隊,自主深度學習,說服別人一起實踐。

20年後,如果我們還是解題式教育,可是我們的人口紅利不再,養不活工廠了,我們的孩子該去台積電還是修水電?

萬一,20年後台積電總部不在台灣,孩子去台積電的想法可能就是錯誤了。可是如果孩子去修水電,長長久久都不會有太大問題。像日本,電焊師傅1年收入是千萬日圓,但也沒人做,因為證照制度很嚴格。

有些職業是無法從國外取得的。例如,我們會關心台灣糧食自給率很少,只有30%,萬一斷糧怎麼辦?我們會這樣想能源,可我們是否想過,萬一沒有水電師傅怎麼辦?沒有快遞人員怎麼辦?這種行業非常的多。

所以當我們討論少子化的教育政策,最重要是技職體系。北歐的技職體系非常成功,很多人強調動手做,社會很尊重DIY能力強的人,因為許多需求你不可能靠進口,你得靠自己做。有這種思維,薪資就可以翻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