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終端產品在全球前3大的化工品牌業者推動了4年的關鍵數位專案計畫一直卡關,兩大競爭對手系統都已經到位,專案負責人承諾的東西卻一直做不出來。這家公司董事長非常煩惱,因為比起競爭對手,他們家是最早啟動數位轉型的,最早改ERP (企業資源計畫系統)、最早導CRM(顧客關係管理)、也最早啟動App 數位計畫計畫重塑供應商管理機制。

然而4年過去了,所有的工具都如期導入,但公司的績效反而下滑,市占率排名居然從原來的第一掉到第三。

以銷售終端管理APP系統為例,一個銷售溝通或促銷方案,對手透過APP就能在一秒內通知1萬5000個店家, 馬上給出激勵或回饋,這家公司還要透過mail、電話、會議逐一通知經銷商,再由經銷商逐一通知門店。終端門店有事情想要反應或詢問,任何訊息傳遞效率都比對手慢,自然影響業績。

主導計畫的董事長因此受到董事會批評,數位專案被重新檢視。到底,為何這麼一家具有市場領先地位的企業,在啟動數位轉型時也步步艱難呢?

回頭去看,這個公司犯了幾個錯:

第一個是做自己不懂的事,因為不懂所以無法描繪未來,更不知道怎麼設計未來競爭力。

所有的數位競爭設計目標都是要超越競爭對手;但是經常,企業在進行數位變革或是數位轉型時,並不是以超越競爭對手為目的。而是以「工具」本身為目的。也就是說,將導入資訊或數位系統視為專案目標,而不是將資訊系統作為贏的策略其中一環。

迷思1:以為導入系統就是變革, 把工具當目的

老闆跟員工說,我們一定要做數位轉型,然後開了啟動會議,將導入系統的時程訂下來,指定負責人。認真的老闆還會每個月開會盯進度。

員工則利用系統滿足現在的需求,優化現有流程,因為這樣最容易讓專案如期如質。負責的主管只求草草結案,老闆不會盯我就好了。

但如果將現在做的事,現有的資料輸入系統,頂多就是將現在正在做事的方法,做快一點而己。

真正的轉型是透過數位科技去驅動流程或商業模式創新,重塑競爭力,提升公司營收或效率,不是將現有做事的方法延續,而要改變能力與文化。

迷思2:有方向沒有目標,做好做壞沒有人真正負責

其實數位轉型,說穿了就是用科技來驅動或是輔助企業變革,一定會同時涉及科技、流程、人員。這意味著,一定會動用到組織最核心的資源。不過很多的企業在驅動數位轉型時,資源並沒有及時到位。

最難的是人員,員工一定要清楚變革願景並且發自內心地改變。但員工不一定有能力,更不一定有動機,老闆期待今天教員工,員工明天就會了;只要口頭道德勸說,員工就會投入,這是很不符現實的。

要數位專案成功,企業必須創造一個有利變革的環境。縮小員工在執行專案時面對的落差,並在突破時有明確的獎勵。

所有數位專案實施,失敗的原因都是員工不願意改變,員工覺得現在很安逸,為什麼要改,要做的事情變多,薪水又沒有增加。

沒有動能、能力、資源、願景。當我都不知道改什麼我會很迷惑,我改了會怎麼樣?你告訴我願景多美好,你沒給我錢和資源,我也做不下去。你給我人,但我不會,我就會惶恐跟緊張。你沒給我激勵、獎賞、懲罰,那我就慢慢做。

管理學上有個名詞專業經理人效應。企業專業經理人很容易形成集體情緒Collective emotion,大家報喜不報憂。在這種集體效應裡,我在公司不拆你台,你不拆我台,我一定要講好的,講不好的會被責難,跟剛才企業案例一樣,只講好的,都不講不好的一,大家互相Cover。有時,甚至老闆也一起躲在裡面,集體買醉。

迷思3:只關心現有流程優化,不重視未來競爭

海爾在進行數位轉型專案目標規畫時,面臨的是低毛利的紅海市場、產品沒有差異化、零售通路忠誠度低。它的目標很明確,是要利用工業4.0來打敗對手,創造優勢。隨之,數位專案訂下的目標的是客製化及供應鏈透明化、存貨周轉、人力效率等,這些都用來拉大與對手差異、提高毛利率,而且所有專案都有具體指標,有明確數字。

台灣製造業談到工業4.0都從製造端生產效率,對於工業4.0的理解就是智能生產。但海爾是從產品開始改善,因為產品決定製程,研發設計決定製程,不從研發改產品與製程都好不了,接下來通路的改善就會受限。

照理說,工業4.0應該包括產品數位化、內部垂直價值鏈和智慧製造、外部水平價值鏈數位化/整合、服務數位化、新業務模式/數位元化商業模式,但台灣往往只做智慧製造,連垂直整合都沒有。

為什麼我們講數位轉型?做數位化,就是你現在怎麼做,我用電腦實現你所做的,但做完以後會有競爭力嗎?通常不會。

當你的專案目標設定是某年某月某日某個系統導入完成,跟競爭力毫無關係時,怎麼會產生預期效益?

那麼,數位專案失敗率高,也就不足為奇了。(全文完)

★更多精彩內容、現場問答、教授實戰經驗,歡迎報名商周CEO學院-CEO領導學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