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稿前夕,同事傳來一篇貼文,主角,是紙風車劇團的老闆李永豐。

他寫著:「去年的6月6日紙風車撐下來了,今年也一定可以。未來一定給他拚下去!」

臉書貼文下的連結,是商周剛出爐的影片。影片裡,我們記錄的是他,與多位企業家去年在疫情當下的論述。當時,紙風車經歷火災、疫情雙重衝擊,但李永豐卻充滿鬥志的說:

「身為一個人,這時候面對災難,我必須要勇敢!
哪怕千年的惡魔從大地甦醒過來,
深睡的惡魔就是武漢肺炎,
那我是不是要勇敢的舉起長矛跟他挑戰,就跟他拚了!」

同事說,今年表演團體的遭遇,比去年慘好幾倍,她原本只想把影片分享給李永豐,卻未料,昨日他曾說的話,激勵了今日的他。

身為媒體人,最幸福的事莫過於:為他人帶來正面意義。

5月,疫情發生當下,商周團隊專注討論一件事:此時,我們可以替台灣做些什麼?不是給我們想給的,而是提供人們需要的。

最後,我們設定出「一起拚下去」的主題。對抗病毒,人們不缺負面批評,而是匱乏彼此扶持的心意與管道。

商周發願做好兩件事:

第一,推出「一起拚下去」的串連活動。我們邀請您將正面互助的故事傳遞出去。倘若您有需要幫助,或是可助人之處,也可以標註。

一起拚的可能很多,即便,您只是外帶鄰近的小店食物,讓它不致斷炊,在我看來,也是美好的串連。

第二,無償推出「百大顧問團」服務,我們將邀請一百位企業家,輪流在每天中午直播,回應大家在危機中的經營難題。

兩個新增任務,讓商周幾乎全員動起來,一群人得忙著剪影片、做設計與找尋好故事。另一群人則是專注直播,每天要邀請企業家上線,反覆沙推腳本內容,有時還得徹夜解決報名人數暴增,系統不堪負荷的狀況……。

最累的時候,團隊同仁會改暱稱:我不是在直播,就在直播的路上。

值得嗎?

我們是這樣想:一個人的力量微薄,越多人互助,才越有機會走出黑夜。

拚,很好,但一起,更有力量!

如果您也想參與行動,請在臉書寫下故事,並#「一起拚下去」。(延伸閱讀:一起拚下去》這一次,換我來幫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