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期的封面故事報導,起始於一紙公告:生產電鍋的大同,轉型第一步,竟是做起改建豬舍的生意!

7月20日,大同成為台糖豬舍改建工程案的得標者。主筆洧楨走入嘉義現場,他記錄這段旅程:「車子開進了甘蔗田裡,一陣顛簸之後,再一轉彎,我們又闖進森林裡⋯⋯最後,車子停在老舊斑駁的鐵門前。若沒人帶路,外人根本找不到這座被廣達10多公頃人造林包覆的神秘養豬場。」

在台糖的養豬場裡,我們認識了「循環經濟」。

原來,豬排放的廢氣:甲烷,是地球暖化的最大殺手,但倘若改造轉型,甲烷就會成為最佳電力來源,如循環經濟定義所述:讓產品的生產過程中是零排放(不生產廢氣)跟零廢棄物,所有資源都可以回收再利用,自成一個循環圈。

若以商機角度看,它很值得被理解。如麥肯錫顧問預估,循環經濟將在2030年創造1年1兆8千億歐元的經濟利益。

但我更有感的,是這領域的信仰:只有放錯地方的資源,沒有真正的廢棄物。

只要你肯用心去看、去串聯。

比如,故事主角之一:35歲的張景涵,面對家鄉鄰居對於養豬生意的排斥厭惡,他先思索的不是放棄養豬,而是先想:豬的排泄物真的沒有價值嗎?最後,他發現,高級紫蘆筍的種植,最需要這些重肥。他把兩個無關的產業合併思考後,不僅讓養豬業能續存,還種出1公斤800元的紫蘆筍。

是麻煩,還是黃金,你用不同面向看,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這道理,放在商場、職場與大自然亦然。

關鍵是,你是否認同:世界是一個生態系統,共利共生才是最好的選擇。

但,為什麼連細菌都懂的道理,人們卻常忽略它呢?一位生物學家用另一個角度給出答案:生物界知道要互相幫助,是因為他們明白,個體是脆弱的,所以一個細胞跟其他細胞失去聯繫時,最後多會凋零。

人生,不是只有優勝劣敗一種價值觀,我們唯有先承認個人是脆弱的,更能彼此信任,屬於我們、地球與下一代的良性循環,才可能真正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