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型復甦,指的是資產價格上漲、金融市場蒸蒸日上,但市井小民不但沒有受惠,反和富裕階級的財富差距變大。經濟學大師傅利曼曾說,通膨讓社會分裂成「贏家」和「輸家」,有房子的人因房價大漲而受益,但別無選擇的小額存款人則蒙受其害。

贏家與輸家的差距擴大,究竟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走進寧夏夜市,部分攤商掛起了漲價公告。「有些攤商甚至在囤沙拉油!」寧夏夜市觀光協會榮譽理事長林定國說,台灣烹調常用的沙拉油,因廠商預告會再漲價,攤商擔心成本上升,搶先囤起沙拉油。

這波漲價的勢頭,也擴散到各行各業。

法國汽車品牌寶獅、雪鐵龍在台總代理寶嘉聯合宣布,調漲雙品牌全車系建議售價3%至5%,開出車市漲價第一槍。緊接著,台灣市占最高的豐田也可能在11月跟漲。

疫情趨緩,經濟正迎來復甦,但通膨卻在全世界成了新隱患。

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已連續4個月超過5%;中國9月的生產者物價指數(PPI)較去年同期大增10.7%,創下1995年11月以來的新高;在台灣,9月CPI年增率達2.63%,創2013年2月以來新高。

明確的數字,終讓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鬆口,通膨持續時間「比預期的還久」。但更讓全球央行們繃緊神經的,是「預期心理」。

台灣央行副總裁陳南光直言,因民眾的通膨預期不只會改變消費行為,「而且具有自我實現的特質。」

商周今年6月對台灣民眾的調查就顯示,逾8成認為通膨會長期化,更有4成認為會超過3年。

為什麼大家對通膨的預期,從原本「暫時性」的樂觀情緒,轉趨擔憂?

答案是:積累一整年的「輸入型通膨」壓力,在需求重振之際,引爆開來。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解釋,輸入型通膨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包括海運運價及原物料價格的大漲,延燒了一整年,難以緩解。

廠商撐了一整年後,開始轉嫁給消費者,消費者也逐漸發現,不論飲食或日常用品都變貴了,對通膨的預期因而持續升溫。

從台灣來看,以美元計價的進口物價指數年增率,9月創新高、達近20%。這代表廠商須花更多的錢,進口原物料、半成品進行生產,導致反映廠商進貨成本的躉售物價指數9月年漲幅達近12%,且是連續6個月在雙數位以上。

輸入型通膨壓力如此巨大,很大程度是疫情造成的極端現象所致。

以美國牛肉為例,台灣最大冷藏牛肉進口商裕賀食品第3代經營者洪旭慶分析,疫期間,民眾大多數時間宅在家中,推升了牛肉的需求。疫情和緩後,又因屠宰場工人領了豐厚的紓困金,遲遲不願重返職場,導致產能出不來。供需失衡且運價飛漲,使今年台灣進口牛肉的漲幅超過5成。

全球最重要的3大農產品「黃小玉」(黃豆、小麥、玉米)也面臨同樣情形。然而,疫情引發的缺櫃塞港,讓海運運價飆上歷史新高,加上小麥漲幅近3成、玉米也漲逾8%,兩因素疊加,讓國內進口黃小玉的成本節節攀升。

國際油價在去年4月還曾跌到變「負油價」,如今卻突然V型反彈,布蘭特原油一度升破每桶85美元,創3年以來新高,也是輸入型通膨的壓力來源之一。

雖然和1970代石油危機時的兩位數通膨相比,目前物價仍相對緩和,但這是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人們經歷10多年低物價時代後,首次面對萬物齊漲,可能導致人們對未來通膨預期步步高升。

一旦預期心理更深,通膨的威脅也越來越大。

現在全球經濟彷彿一場拔河賽,繩索兩端是復甦和通膨,雙方正在看誰能超越對方。

尤其疫後全球主要央行重拾印鈔救經濟老路,但貨幣漫淹的結果,就是房價、股市等資產價格的急漲。

國際房地產顧問萊坊公布今年第1季全球房價指數,全球56個國家與地區房價平均漲幅達7.3%,漲幅創2006年第4季以來新高,其中台灣房價漲幅,更位居亞洲第5。

當投資客在預售屋市場掃貨、建商競相標售土地,土地成本被墊高,房價自然易漲難跌,民眾會開始恐慌,今年不買房、明年恐更貴,導致出現很多自住客寧可買到不適合的房屋,也要「先買先贏」的亂象。

一場「富者越富、貧者越貧」的K型風暴正在來臨,它將決定你未來的生活水準是往上走,還是往下墜⋯你準備好安渡海嘯了嗎?

通膨海嘯,資產保衛全攻略》
現金為亡、股優於債,3類股最保值
領利息反變成負債?此時你更該「借錢」
從企業到個人,5招抗通膨
儲值看商周
https://bwnet.pse.is/3q4b7l

(房價衝高、薪資停滯加速K型經濟?抗通膨,先拋棄貨幣幻覺、固定收益迷思,怎麼做?降成本大難題,主管必學「零基預算」、用期貨避險?通膨時代如何選股?怎麼搶賺通膨紅利?何時是布局美元的好機會?⋯更多精彩內容請見1771期《商業周刊》)

不平等的通膨 荷包保衛全攻略
企業、個人五招抗通膨 別被「貨幣幻覺」綁架了!
現金為亡、股優於債 精選3大類股抗漲保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