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曾發現,路上的電商品牌變得越來越多了?向來被視為高消費象徵的百貨公司裡,開始大量出現Air Space、Life8等男女服飾櫃位。

傳統實體零售業者,如何看待這批新玩家?他們共同的態度是:不可小覷。

「電商品牌(對百貨)最大的吸引力就是導客,而且他們帶來的人流年輕,大約20到30幾歲,就是百貨最想培養的未來客群!」遠東Sogo總經理汪郭鼎松說:「他們也想到實體試試看,我們也需要人流,我們雙方是彼此需要。」

新光三越、Sogo、全聯都關注
電商實體展店潮,導流、人才都很強

「電商品牌轉去做實體店,最大的優勢,就是他們正好擁有實體業者此時最想要的能力!」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創會長的高端訓說。

「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會導致『電商轉實體』會比『實體轉電商』相對容易,就是池子裡的人才量不同!」高端訓指出,由於實體零售已經有千百年歷史,是個極度成熟的業種,人才眾多,「相反的,電商發展至今頂多30幾年,學習障礙又高,你要找一個電商高手,絕對比找實體零售高手要難太多了!」

那問題來了,單一店家跑到線下開店試水溫不稀奇,為什麼偏偏在這個時間點,出現大量電商品牌的實體展店潮,甚至成為零售業新趨勢?

94%消費者已重返實體商店
全球盛行,C2B、光環效應新詞發酵

2023年底發布的美國零售統計資料庫,提到幾個值得參考的數字。

第一、94%的消費者已經重返實體商店。

第二、儘管Z世代是數位原生世代,卻有60%的人比較喜歡在實體店購物,且有28%希望能和店員互動。

第三、29%的消費者傾向先在線上購買,再到店面取貨。另外,高達45%的消費者會先用社群媒體來審核甚至購買商品。

第四、高達3分之1的消費者表示不信任「只經營電商」的品牌。換言之,開實體店不僅能提高品牌知名度,也能為顧客信賴感加分。

當消費者的購物板塊重新挪移回實體,電商品牌開實體店的風潮,不只發生在台灣,各國都已遍地開花。例如被譽為「眼鏡界Netflix」的Warby Parker,已經開出200多間店;以超低價快時尚服飾崛起的Shein,更從2018年起,就開始輪流到全球各大城市開快閃店測試市場,2022年到日本東京開幕首間門市。

歐美不僅開始出現「電商原生品牌走向實體街頭」這類白皮書分析,甚至還出現不少專有名詞。例如重新詮釋的C2B、光環效應,意思是⋯

從實體為王到電商暴紅,如今漸回流

據歐洲研究機構網路零售2022年調查指出,歐洲有40%的電商品牌計畫在3年內開實體店。

這股實體店風潮已經陸續出現在海內外。前述的美國電商品牌Warby Parker,靠著一副約3000元的平價眼鏡,以及不斷地展店擴增市占率,變身估值近新台幣500億元的獨角獸。執行長布魯門撒爾(Neil Blumenthal)也強調:「未來的大部分增長,都將由我們的實體門市來推動。」

「現在的氣氛,有點像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擁有60間實體門市、店數居全台之冠的女裝電商品牌Air Space執行長鄭凱隆回憶,過去是實體為王,2000年後電商崛起暴紅,一路在疫情期間飆到高峰,如今人潮卻又逐步回流實體店,就連電商品牌,也要順應這股趨勢布局。

91APP何英圻:零售終局之戰來了
實體電商vs電商實體4觀察

何英圻在接受商周專訪時指出,過去,零售業只有做實體、做電商兩大分類,但如今,可以再新增兩種更細緻的商業模式:「實體電商」與「電商實體」,且兩者的優劣勢正好相反,猶如光譜的兩端。這樣的局面,將在未來5到10年間越演越烈,最終演變成零售業的終局之戰。

曾協助全聯、寶雅、康是美等實體業者轉型電商的91APP董事長何英圻的4大觀察是⋯

「現在這個時代,如果不到實體,你就少了9成的生意機會;如果不到線上,你就少了未來的生意機會!」亞太行銷數位轉型聯盟創會長的高端訓總結。

儘管兩個物種現在實力差距仍大,但市場如地球變化,誰能越快適應、演化,誰就能成為劇變下的新霸主⋯更多內容請鎖定本期商周。

一鍵訂閱!看懂「2024零售新物種」
2024零售新物種
毛利率沒4成不要開實體店,電商跨線下先想4件事
Air Space店開進馬國101,拆解業績、打團戰造21億女裝王國
門市第一多男裝電商 Life8三招消庫存、創6成毛利率
卡通雜貨電商靠「員工大數據」攻占一線百貨、展店22家
一舉開3店型、一個月就賺錢 水餃網購名店「數據腦戰法」
91APP何英圻:零售終局之戰來了 實體電商vs電商實體4觀察
鯨魚的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