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主導全球投資市場和財經政策動向的關鍵字,就是通膨。

從歐美到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皆創多年新高。通膨隱憂導致債券遭拋售,近來兩年期美債殖利率創18個月新高,美元指數也升至1年高點。由於國際大宗物資多以美元計價,美元上漲意味著採購這些商品須花更多貨幣,對依賴進口原物料的經濟體,將面臨更大物價上漲壓力。

從歐美到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皆創多年新高
(圖表製作者:楊少強)

物流基礎設備不足+寬鬆貨幣
通膨發燒,台灣原物料依賴進口更傷

這些跡象顯示,通膨已是現在進行式。但對未來通膨是否會長期化,各路人馬仍在論戰。「長期派」如經濟學家桑默斯(Larry Summers)稱,「通膨越來越普遍,聯準會應加速縮表。」而「短期派」如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aul Krugman)稱,通膨是「暫時性的」,克魯曼更警告聯準會若提早緊縮貨幣,將「鑄下大錯。」

這些意見各有道理,但若只看事實,有兩個現象卻是助長未來通膨的隱憂。

一、供應鏈基礎建設不足。

《南華早報》分析,這場疫情揭示了全球物流的基礎設施投資不足。基礎設施的特點是無法短時間內大量增加:人們無法一夕間蓋出一個新港口,挖出一條新運河。這是供應鏈衝擊短期內無法消弭的原因。

二、寬鬆貨幣與財政擴張結合。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全球市場策略師克雷格(Kerry Craig)認為,即使進入2022年,通膨仍將保持各國央行設定的2%目標以上,「當寬鬆的貨幣政策,與大手筆花錢的政府結合時,將造成通膨風險。」

由於疫後經濟復甦有減弱之勢,各國政府又開始撒錢。美國國會剛通過了數十年來最大金額的1兆2千億美元基建計畫。在歐洲,歐盟經濟專員甘提洛尼(Paolo Gentiloni)9月下旬表示,「我們需要大量的公共投資,結束歐盟長期低迷狀態。」信評機構惠譽也預估,台灣經濟今年下半年將減速,防疫經費意外擴大,2021年財政赤字也會上升。

一些輿論認為,只要央行出手,壓制通膨易如反掌。但《紐約時報》分析,這種想法的風險在於:對抗通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成功。

1974年美國總統福特面對石油危機,推動削減政府支出、平衡預算和緊縮貨幣,但收效有限。1977年卡特上台,推出一連串政策,通膨仍居高不下。直到1981年換上雷根,大幅減稅、削減財政開支及銀根,減少政府對企業干預,市場活力慢慢復甦,通膨才被壓制。

目前台灣物價上漲率和各國相比仍偏低,央行9月中的報告認為,通膨是暫時現象。因為壓低台灣長期通膨的結構性因素仍未消失:包括供給面成本下降、公共費率(水、電費)平穩、貨幣政策透明度高,以及政府並未印鈔還債。

但台灣仍有自己的隱憂。首先,我們是依賴原物料進口的經濟體。今年以來國際油價上漲逾6成,台灣進口物價年增率以兩位數上升,這帶來「成本推動的通貨膨脹」。

其次,台灣的貨幣供給成長率超過經濟成長率。自去年第4季以來,代表廣義貨幣供給的M2年增率幾乎都超過8%,大多數時間都高於任一季經濟成長率。這意味著過多貨幣追逐過少商品,埋下物價上漲的導火線。

央行副總裁陳南光就警告,國內長期一直維持極為寬鬆的貨幣政策,過去適逢各國通膨預期穩定,加上全球化等結構性因素,還能維持低通膨。但若不改弦易轍,當這些主要力量鬆動,將「引發國內通膨顯著上升。」

若通膨短期內揮之不去,人們該如何因應?

首先在政策面,「財政擴張加寬鬆貨幣」是催生通膨的溫床,因此對各國政府來說,寬鬆貨幣政策有檢討必要,政府也應克制花錢欲望。同時,進口物價上漲使台灣企業經營成本上升。政府或許可趁此時降低關稅,減少企業成本,以誘使其擴大生產,平抑物價。

在企業面,「成本推動的通膨」將是未來經營環境的面貌。因此能否降低成本,將成為企業適者生存的標準。在實務上或許可重拾「零基預算」概念。

疫後人們生活各項需求反彈,供應鏈卻中斷,加上央行撒錢、政府花錢,未來通膨恐怕不是短期內可結束
疫後人們生活各項需求反彈,供應鏈卻中斷,加上央行撒錢、政府花錢,未來通膨恐怕不是短期內可結束。(攝影者:駱裕隆)

「降成本」成企業大難題
引進零基預算,學航空業用期貨避險

它是1968年由美國德州儀器(Texas Instruments)發起,內涵是各部門每年預算從「零」開始,不受上年度預算數字高低影響。每個部門必須檢視自身業務,根據成本效益分析,從最優先項目開始提出預算。

這將逼得企業把有限資源做更有效配置,如《華爾街日報》說,「要求企業各部門每年重新證明每筆費用的合理性,無論它有多小。」

例如,雞肉加工商朝聖者之傲(Pilgrim's Pride)採用零基預算後,仔細檢查影印文件會用掉多少紙、員工洗手用了多少肥皂。藥廠威朗(Valeant)也採用零基預算做研發,其財務主管表示「這真的迫使你問自己:你真的需要花這筆錢嗎?」

零基預算雖可降低企業成本,卻也可能成為壓抑創新的雙面刃,因此須小心使用,避免當通膨壓力消退後,競爭力也跟著退步。

企業另一項應對通膨的手段,就是期貨市場。

經濟學家阿爾欽(Armen Alchian)說,期貨的本質是「確保投資者財富不受物價波動影響。」例如,若你持有石油,當油價上漲時,你把財富增值的好處讓給別人,但若油價下跌,換別人補償你的財富損失。這樣不論油價如何波動,財富都不受影響。而油價漲跌影響財富的風險,就轉嫁給石油期貨市場那些投機客。

利用期貨避險最著名的是航空業。今年10月《富比世》(Forbes)分析,勞力和燃油是航空公司的2大支出,油價和航空股股價過去也因此呈現負相關。後來西南航空開發出一套燃油對沖計畫,降低燃油成本波動的風險,大多數航空公司開始仿效,降低了油價與航空公司股價的負相關性。

在個人層面,面對通膨有3個因應之道。

買東西要看「相對價格」
用抗通膨債券,避免固定收益被侵蝕

首先是拋棄「貨幣幻覺」。通貨膨脹意味著所有物品的貨幣價格持續上漲,但並不是所有東西的漲幅都齊頭並進,而是有的漲得多,有的漲得少。這時若要選便宜貨,不是看貨幣價格,而是看相對價格。

例如:原本水餃一盤70元、牛肉麵一碗140元,前者相對價格是0.5碗牛肉麵;通膨下,前者漲到75元,後者145元,乍看貨幣價格還是水餃便宜,但其實水餃相對價格已漲至0.52碗牛肉麵,水餃其實是變貴了。

消費的代價不是放棄多少貨幣,而是放棄這些貨幣的購買力——也就是商品服務。若吃一盤水餃要比以前放棄更多其他商品——如前述的牛肉麵,此時若還繼續買更貴的東西,就是消耗更多資源。因此在通膨的貨幣幻覺下,以相對價格更能看清真相。

第二種因應之道,就是調整固定收益資產。

像債券、銀行存款這類每年提供固定收入川流的資產,固定利息會被通膨吃掉。這意味著人們持有這些資產的實質收入是負值,相當於它們已變成負債。若仍想持有這類資產,首先應避免固定收入被通膨侵蝕,「抗通膨債券」(TIPS)就值得考慮,這類債券會隨著通膨調整利息與本金。

星展集團研究發現,在停滯性通膨情況下,抗通膨債券的表現良好。近來由於通膨擔憂升溫,它的市場需求也增加,如10年期美國抗通膨債券殖利率目前就在近10年低點左右徘徊。

美元指數走強, 原物料進口國通膨壓力變大
(圖表製作者:楊少強)

美國10年期抗通膨債券需求增溫, 殖利率在低點徘徊
(圖表製作者:楊少強)

第三個概念,是欠人錢比借人錢有利。

通膨有利債務人,因為今天借100元,1年後還時,其購買力只剩98元,等於借多還少。阿爾欽說,通膨的結果是「將財富由債權人移轉到債務人手上。」

通膨時代當債務人雖更有利,但這並非鼓勵人人都去舉債吃喝玩樂,而是要投資自己。因為當貨幣在貶值,舉債投資自己的未來,一來這些債務將因通膨而縮水,二來自己競爭力提升了,這是雙重好處。

反之,若此時還抱著現金或當債主,一來這些債權將因通膨而縮水,二來別人在提升競爭力,自己卻原地踏步,日後在競爭上落於下風,這是雙重損失。

雖然通膨揮之不去,但不論企業或個人,仍有不少方法可以減輕傷害、投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