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是上天給台灣的禮物。

如果你曾在高雄港,或繁盛時期的基隆港,看過大船入港,應能感受這份禮物;海水活躍翻湧,環抱船身,甲板整齊高聳的貨櫃,象徵著豐盛、財富與世界的往來。走進碼頭,機械手臂凌空而下裝卸貨櫃,貨櫃森林讓人的身軀渺小,但貨櫃背後蘊藏的經濟行為,卻很巨大。

大船與大港,牽動一地的經貿榮景。

台灣位於西太平洋關鍵位置,荷蘭、葡萄牙、西班牙都曾覬覦;位處最繁忙的遠東與歐美航線,造就台灣貨櫃三雄,長榮、陽明、萬海,全世界前10大,台灣就占了3位。

1個月前,長榮又刷新1項紀錄,它打造全世界最大的貨輪,甲板相當於4個足球場;當這艘船載滿貨櫃,開進台北港停泊、準備駛向美國時,吸引大批粉絲赴港拍照。

不僅長榮,各國都進入巨輪時代,貨輪汰舊換新,進入下一輪更節能減碳、更具成本效益的競賽。

但港口能跟得上嗎?

循著這個問題,資深記者化宇發現,東協各國港口,正為大船入港做準備,包括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尼都投資碼頭深水化與自動化,衝擊高雄港中轉櫃量,也威脅新加坡的國際轉口地位。

高雄港的全球排名,從80年代的第3名掉到去年17名,剛被馬來西亞丹戎帕拉帕斯港超越,越南蓋梅港則緊追在後。

大船停靠,區域內的集貨船就能將貨源集中當地,再轉口出發,「以港興市」,創造龐大就業機會,貨櫃調度、船舶管理、融資、保險、法律、仲裁等服務,都蘊藏其中。

但若港口軟硬體服務跟不上,大船只好往別的港口駛去。

如今,供應鏈移轉、台商回流,都增強台灣外貿實力,若能將港口升級,航港產業並行發展,貨運、港口的全球排名都能往前,挹注台灣經濟,也創造更多就業機會。

台灣的地理位置是上天的禮物,也是試煉;東協崛起,中國劇變,都會影響我們。當中國走向平均主義,從虛擬經濟轉回實體製造,座標對準德國,扶持中高端製造業,台灣該如何因應?本期我們採訪多位指標台商,呈現第一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