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0 日,《財星》雜誌(Fortune,亦譯《財富》)公佈了 2020 年世界 500 強榜單。

今年的世界 500 強榜單,對中國來說意義非凡。因為,中國大陸公司,實現了一次歷史性的跨越:

中國大陸(含香港)公司數量達到 124 家,歷史上第一次超過美國( 121 家)。同時,中國上榜的網路公司數量也超過美國:

中國有京東、阿里巴巴、騰訊和小米 4 家上榜;而美國只有亞馬遜、谷歌和 Facebook 3 家。

另外,在過去一年遭遇各種挑戰的華為仍然保持著上升勢頭,排名從去年的 61 名,提升至今年的 49 名。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解讀一下今年的世界 500 強榜單。同時也來聊一聊,看懂一家公司,你必須要知道的一些知識。

世界 500 強,是按照什麼來排序的?

首先,你知道世界 500 強是按照什麼來排序的嗎?市值?還是利潤?

都不是。

世界 500 強,是按照營業收入來排名的。

今天全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是蘋果—— 2 兆美元。

市值第二的公司,是亞馬遜—— 1.65 兆美元。

市值第三的公司,是微軟—— 1.61 兆美元。

這三家明星公司,非常受投資人追捧。但是在世界 500 強的名單裡面,蘋果公司排名第 12、亞馬遜排名第 9、微軟排名第 47,排名並不是很前面。那在世界 500 強中,誰排第一呢?

沃爾瑪(Walmart)。

沃爾瑪已經連續 7 年蟬聯世界 500 強第一名了。

這是今年世界 500 強前 10 名的公司:

(來源:《Fortune》)

很多人都覺得網路公司很厲害,今天的明星公司是谷歌、亞馬遜、騰訊、阿里巴巴等等。但是在世界 500 強前 10 名中,網路公司只有亞馬遜一家。

這是因為,世界 500 強,是按照營業收入來排名的。而網路公司的營業收入,遠不如這些傳統公司。

亞馬遜和沃爾瑪都是做零售的,一個做線上,一個做線下,都做得很大。

照理來說,線上的用戶基數大,交易額很容易超過線下。但是為什麼做線上零售的亞馬遜,營業收入卻遠不如做線下零售的沃爾瑪呢?

那是因為,營業收入和交易額不是同一件事。

到底什麼叫做營業收入?我舉個例子。

你覺得阿里和京東,誰的營業收入更大?

很多人覺得阿里是最大的電商平台,那肯定是阿里啊。

其實不是。

京東的營業收入更大。而且要比阿里高不少。

為什麼?

因為一筆交易額算不算你的營業收入,這取決於你是否擁有貨權。

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一件商品,你把它買進來,再把它賣出去,那麼賣出去的交易額都算你的營業收入。這個時候因為你把它買進來了,你擁有貨權。但是,如果貨權不是你的,你只是提供一個平台。

就像淘寶一樣,賣家在你的平台上賣貨,這個時候所產生的交易額,就不能算你的營業收入。

那什麼才能算做淘寶的營業收入呢?佣金、廣告費或者服務費,這些,才能算做淘寶的營業收入。

而京東不同,京東自營的商品,京東都是有貨權的。所以,京東的營業收入,要比阿里高。

同樣的道理,亞馬遜雖然做得非常大,但上面很多都是第三方賣家,亞馬遜不擁有貨權;而沃爾瑪一直都是自己進貨賣貨,擁有貨權。所以沃爾瑪的營業收入要比亞馬遜高很多。

全世界最賺錢的公司

營業收入高,並不能代表賺錢能力強。利潤,才代表賺錢能力。

那如果按照利潤來排名,全世界最賺錢的公司有哪些?

這是全世界最賺錢的 20 家公司:

(來源:財富(《Fortune》)中文網)

其中,石油公司沙烏地阿美(Saudi Aramco)排名第一、巴菲特的波克夏·海瑟威排名第二、蘋果排名第三、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四、微軟排名第五。

在排名前 10 的企業中,有 1 家石油公司,3 家科技公司,1 家金融公司,5 家銀行。

全世界最賺錢的網路公司,是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然後是中國的阿里巴巴。

市值代表的意義?

營收,代表收入規模。利潤,代表賺錢能力。

而除了營收和利潤,大家還特別關注市值。那麼,市值代表著什麼呢?

市值,代表著大家對公司未來賺錢能力的信任。

換句話說,大家越看好一家公司長期賺錢的能力,那麼它的市值就越大。

那到底什麼是市值?按照今天的標準算法,市值 = 淨利潤 X 本益比。

什麼叫做本益比?

在投資人眼中,一家公司在沒上市時,估值多少?也就是值多少錢?這是有一個定價邏輯的。

估值,就是用當年的利潤乘上一個倍數。(公司沒上市前叫做估值,上市之後估值就變成了市值)這個倍數,就是本益比(Price to Earnings ratio,簡稱 P/E ratio)。

那麼這個倍數怎麼來定?這就要看行業。

假如是一家餐飲公司或者製造企業,它的本益比大概會在 5 倍左右。

傳統行業本益比 5 倍,意味著什麼?

意味著,假如這家公司每年的利潤不變,那麼我們有信心它還能穩定經營,再賺 5 年的錢。

比如,一家公司今年利潤是 1 億,本益比 5 倍,那麼它的估值就是 5 億。也就意味著,投資人相信在未來 5 年,它每年都可以賺 1 億。

假如是一家網路公司,本益比就要高一些了,10 倍、20 倍左右。騰訊甚至曾經到過 100 倍。

100 倍是什麼意思?是說騰訊如果每年賺 1 億,它還能再賺 100 年嗎?

可是,對投資人來說,100 年有意義嗎?我投資完,難道 100 年以後再收回投資嗎?這對我來說沒有意義。

所以,在網路行業,我們說本益比 100 倍,這中間還有第二個邏輯。

第一個邏輯是,它能賺多少年的錢。

第二個邏輯是,它明年賺的錢會不會更多。

也就是說,這家公司是不是一個高速增長的公司?

餐飲公司、製造業企業都不是高速增長的公司,今年賺 1 億,明年估計還是賺 1 億;但是網路公司不一樣,今年賺 1 億,明年可能賺 2 億,後年可能賺 5 億。

第一年,它賺 1 億,本益比是 100倍,估值100億;但是到了第二年,它賺 2 億,如果估值沒變,那麼它的本益比就變成了 50 倍。這聽上去就合理多了。

那到第三年呢?它說不定能賺 5 億,這時它的本益比就是 20 倍。

這也就是說,給一家網路公司 100 倍的本益比,其實不是相信這家公司能持續賺100年的錢,而是相信這家公司在未來幾年能獲得高速增長。那麼它的本益比就可以快速下降,投資的安全性就會大大提升。

看懂一家公司,必須理解三個維度

營收,代表收入規模。

利潤,代表賺錢能力。

市值,代表投資人對未來賺錢能力的信任。

利潤,是今天的賺錢能力。

而市值是未來的賺錢能力。市值,就是利潤加上了時間軸。

蘋果公司今天市值世界第一,是因為大家相信,蘋果公司未來的賺錢能力很強。

沃爾瑪世界500強排名第一,是因為沃爾瑪的營收規模最大。

沙烏地阿美利潤世界第一,是因為沙烏地阿美的賺錢能力最強。

營收、利潤、市值——這就是看一家公司的三個維度。希望能給你一點啟發。

※本文獲劉潤公眾號授權轉載,原文:世界500強榜單背後:看懂一家公司,你必須理解的3個維度

責任編輯:洪婉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