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都準備撤退的市場,你如何做得更有聲有色,而且堅持五十年?

當巴克萊、德意志證券等外資,近年陸續撤出台灣,全球市值最高的投資銀行——摩根大通(JP Morgan),也是在台灣做投資銀行最久、規模最大的一家外資,今年已滿五十年,它雖老牌,招牌卻沒褪色,近年的成績單意外亮麗。

在證券經紀業務,主要是經手外資法人投資台股,原本摩根大通是末段班,今年前十一月在外資經紀跳升到第二名,僅次美林,市占率四.一%。

而在融資、購併等投資銀行業務,它參與哥本哈根風力發電聯貸案,是台灣最大單一融資參貸案,金額高達九百億元,它也是唯一參與的美系銀行。

「美國主要投行對台灣重視日漸偏低,有些銀行只是香港過來,生意做完就飛走了,」宸鴻策略長劉詩亮指出,但摩根大通是特例,人員都在台灣。

它在台灣的成功之道,在於兩個字,取捨。

有些事,成功機率低,它照樣做;有些事,能賺到快錢,它卻偏偏不做。

摩根大通靈魂人物,是擔任台灣區總裁十八年的錢國維,他也是亞太區副主席,兼管日本、韓國等市場。他經手的,都是台灣最注目大案子,包括國泰金控合併世華銀行、鴻海併夏普等。

錢國維父親是前外交部長錢復,從小見識刀光劍影的外交圈,又在以鬥爭聞名的投銀界工作,他卻最討厭別人打小報告、耍手段;整天與數字共舞,對員工卻不以績效至上,他認為,與其設數字、不如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