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了李克強的中國,一夜過後,看起來卻是風平浪靜。因為早在今年3月,他就卸下了剩下僅有的權力;而他代表的改革派、市場派聲音,也早就被獨尊「國家安全」、「調結構」的一言堂所淹沒。

10月27日週五凌晨,中國國務院前總理李克強突然心臟病逝世,享年68歲。此新聞馬上登上各大國際外媒頭條,也飆上中國微博熱搜第一。

只不過,雖然一開始大量悼念文章及留言,立刻在中國社群平台微博湧現,但幾小時內就已經消失殆盡,只剩下海外平台上還殘存著貼文。

《紐約時報》指出,李克強驟逝,讓人聯想到1989年,前中共總書記胡耀邦同樣因心臟病逝。當年市場機制混亂、腐敗、通膨嚴重,民眾對胡耀邦的緬懷,才演變成64天安門的民主抗議行動。

但當局對可能引發的「緬懷效應」,早已有備而來,對於社群媒體、大學、整個社會的嚴控,已經行之有年。如今,民眾就連藉著以哀悼表達不滿的機會,也隨之消失。

「(李克強的驟逝對中國)沒有任何影響,」商周訪問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教授張五岳、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助研究員王國臣,兩人皆異口同聲指出。原因在於,李克強早就被逐出習近平的核心權力圈之外,習近平路線早已大勢底定。

「李克強是學歷最好的總理,卻也是權力最限縮、最不受到習近平授權的的官員,」張五岳表示。

學歷最好的總理,任職10年無大建樹

李克強於1955年生於中國安徽合肥市,父親是共產黨小官員。70年代末,經歷文化大革命和長達10年的政治動亂,中國終於恢復高考,李克強是第一批獲得北京大學錄取的學生之一,更是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

他在改革開放期從政,也經歷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的經濟高速發展期,最終讓他成為學歷最高的總理。

相較於習近平派系主張「脫虛向實」,希望減服務重製造。相比之下,李克強和習近平不同派系,屬於共青團出身的「團派」。經濟政策主張也不同,他主張扶植網路平台、是市場改革派代表。

結果李克強權力式微,這一切都在今年3月他卸下長達十年總理職務時表現出來,他當時在全國人大做最後一次報告後,對著習近平及其一眾親信,一鞠躬後離職,盡顯落寞

張五岳進一步表示,李克強的地位被捧太高了,「他過去10年,沒有大開大闔的舉動,雖然曾有『李克強經濟學』的說法,但過沒多久就平息了。」

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托里吉安 (Joseph Torigian) 對《紐約時報》表示,李克強並不像1980年代胡錦濤那樣,被視為變革性人物。

但,如果一個領導人,過去10年沒有什麼建樹,人們為何要致上大量哀悼與敬意?這顯現一個現象,「外界捧他,其實是因為把他們把對習近平的不滿都投射在他身上,」張五岳指出。

尤其,權力核心圈已經完全由習派人馬佔據。而李克強逝世之後,未來再也不可能出現另一個人選,能夠承載民眾對開放經濟的期望,足以與習派相抗衡,「沒有下一個(反對派的)投射對象了,」張五岳直言。

王國臣則說明,這代表,中國將徹底篤定的走在「調結構」這條經濟路線上。

李克強「救經濟」下、習近平「調結構」上

習近平政府代表的是「調結構」路線,李克強代表的則是「救經濟」路線。調結構指的是調整中國長期經濟結構,希望能從過去倚賴房地產、網路平台的產業結構,轉為脫虛向實策略,更加重視製造業,走向以國有企業、政府主導的路線。

「習、李鬥爭也不是兩者的問題而已,而是代表中國一直以來在兩種經濟路線上左右擺盪、必然會面對的問題,」王國臣分析。例如,他舉例,李克強的市場改革路線也不是全然正向,例如2015年中國股災、以及P2P暴雷案,都是投機客引來的結果。

不過,王國臣也不看好習近平政府的經濟政策路線。習政府未來更重視國有、軍工產業,勢必會讓投資效率越來越差,不利中國經濟成長。對世界來說中國經濟衰退,失去了一大成長動能,也並非好事一樁。

對中國來說,李克強代表的市場派已灰飛煙滅,更凸顯出,它將堅持走向一條從未證實可行的經濟路線。

「中國沒有可參照的對象了,」王國臣表示,過去中國習慣看著並模仿台灣、日本,用「後發優勢」策略來促進自身經濟發展;但習近平發現到後來,這些模仿對象終究將走向民主化,卻不是他想要的。「從中國的說法來說,它不是在摸索自己的路,而是在創新、在做中國式現代化。」

托里吉安也對《金融時報》指出,中國高層政治人物的去世,對於領導層來說,「始終是一個極其複雜和具有挑戰性的時刻。」

「我確信,訃聞會將李克強描述為完全支持習近平計畫的人,」他認為,習近平仍會謹慎處理哀悼事宜,「在這些時刻,你希望的是大家團結起來。」

資料來源:紐約時報金融時報

核稿編輯:吳和懋
責任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