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國家統計局4月18日公布的數據,2023年第一季的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較去年同期增長4.5%,高於2022年第四季,也高於2022年全年水準。

同天,花旗銀行的一份報告中稱,中國經濟在疫情後積極復甦,並上調中國2023年經濟成長的預測,從5.7%升至6.1%。

中國官方對最新數據的解讀是:第一季的生產需求穩定回升,就業物價總體平穩,民眾收入持續增加,市場預期明顯改善。其中關於物價,全國民眾消費價格(CPI)相比去年同期,上漲1.3%,顯示「市場商品和服務供給總體充足,保持在溫和上漲的水準」。

在此之前,一些經濟專家和分析人士談到中國經濟面臨的挑戰時,「通貨緊縮」是個頻繁出現的字詞。更有人問,全球苦於通膨困擾之際,中國為何面臨通縮?

中國官方:是通膨過低,還不是通縮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數據發布會上表示,「當前中國經濟沒有出現通縮。對於近期民眾消費價格(CPI)相比去年同期的漲幅起伏下跌,」付凌暉指出,「主要是因為階段性因素的影響,包括季節性因素、部分食品和能源價格走低、汽車價格下降,以及地緣政治和疫情影響。 從下個階段來看,物價會穩步恢復,物價上漲會更加明顯,不會出現通貨緊縮。」

上海華東理工大學商學院副教授、宏觀經濟學者沈凌向德國之聲表示,「中國現在的現象不是通貨緊縮,而是通貨膨脹率過低。相對於美國、歐洲已經歷一年多來的高通膨,中國只是CPI相對很低,但談不上通縮。」因為通貨緊縮的定義是物價總水平持續下降,但中國的平均物價並未負成長。

金融時報中文網財經版主編徐瑾也在專欄文章中分析了中國的通縮隱憂,她寫道,「好消息是,當下還算不上真正的通縮,壞消息是,通縮可能真的在路上。」並指出這個隱憂背後的實質問題是「缺錢」。

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份消費者價格指數(CPI)相比去年同期僅上漲0.7%,是2021年9月以來最低同期相比漲幅。通膨率仍連續第二個月起伏下跌,2月份CPI的去年同期漲幅為1.0%。《華爾街日報》引述專家觀點認為,中國通膨漲跌的部分原因,在於勞動力市場疲軟,這種情況往往會抑制物價上漲。

人民幣去哪了?

沈凌還指出,影響到通縮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第一季物價緩慢上漲的同時,中國反映整體貨幣供應量的廣義貨幣(M2)與民眾儲蓄總量都在迅速增加。兩相比較就會發現問題:央行貨幣供給增加,為什麼通貨膨脹不上去?

對此,沈凌的分析是:剛走出疫情,經濟復甦力道還不夠。「再看接下來2季的情況,如果經濟真正走出疫情影響的話,數據上也許會有更好的表現。」

前德意志銀行財富管理中國區總監、資深投資管理人黃凡,在金融時報中文網撰文指出,「人們擔心的是,貨幣投放到如此大的力度,也拉不動經濟成長,那麼投放的貨幣都到哪裡去呢?」作者指出,一是直接存入銀行裡躺平,二是用於還債,等於沒有投資與消費。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發布會上也承認,民眾消費意願有待進一步提升。「下個階段需要透過千方百計,增加民眾收入,並且積極增加優質供給,把擴大消費和供給端的結構性改革有效結合起來,釋放出民眾的消費潛力。」

© 2023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本文獲《德國之聲中文網》授權轉載,原文:世界苦於通脹,中國要擔心通縮嗎?

責任編輯:陳瑋鴻
核稿編輯:倪旻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