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講話中使用特定用語的次數,可以參透中國的政策主軸——也解釋了為何最近中國大科技公司遭逢淒風苦雨。

《彭博》報導,「共同富裕」越來越常出現在習近平的發言中。在他執政前8年,他只偶爾提及「共同富裕」;去年,他開始更常提到該詞,總共30次。而今年迄今,他已經說了65次,是去年的兩倍。

這代表中國正在從鄧小平時代「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策略,進入下一階段:要把中國目前累積起來的財富重新分配給更廣大的群眾。

中國貧富差距加大

「共同富裕」最早由毛澤東提出,但繼任者鄧小平將重點先放在提升中國經濟和生產力上頭。自此,中國經濟快速成長,但貧富差距也加大。

根據世界不平等數據庫,中國前10%最有錢的人,收入佔中國國民總收入41.7%。該國以極快的速度生產富豪,中國胡潤研究院公布2021年全球富豪榜,中國有1,058位億萬富翁,比美國的696位多出50%。

同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指出,有6億人、超過4成人口月收入只有1千元人民幣,僅足以支付中國中型城市一個月的房屋租金。中國的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以0到1區間衡量不平等程度,0代表完全平等,0.4以上代表不平等——在2015年時已達0.711,2019年回落至0.697,去年又再次上升為0.704。

8月17日,在由習近平主持的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上,中國當局更明確地陳述了共同富裕這個目標:「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增加低收入群體收入,合理調節高收入…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並表示會使用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等政策。

《彭博》分析,習近平以前關注的的是「過高的收入」,但這次中國的目標可能會擴大,除了超級富豪以外,還包括稍微比較有錢的富人。雖然這兩個群體沒有明確的官方定義,但《彭博》認為,中國推動整體的平等,代表涉及更廣泛的高收入者。

對習近平來說,此舉也有助於推動他對中國「雙循環」的想像。《南華早報》指出,如果共產黨失去與普通受薪中產階級的聯繫,它會面臨危險,因為超級富豪縱使擁有政治權力,卻不具備推動國內消費的消費力,也就是促成中國經濟「內循環」的重要環節。

如何重新分配財富?「三次分配」找端倪

大家最好奇的,莫過於中國要怎麼重新分配財富?過去的經濟策略催生這麼多富豪,現在,它要怎麼把錢從他們手上挖出來?

有幾個可以尋找線索的點。首先,是「三次分配」。

在會議上,中國提及「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係,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

「三次分配」的說法在中國國內引起議論,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指出,這一概念出自經濟學家嚴以寧1994年出版的《股份制與現代市場經濟》一書:市場經濟的收入分配有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由市場按照效率原則進行分配,第二次分配是由政府兼顧效率與公平,透過稅收、社會保障一收一支所進行的再分配,第三次則是在道德力量作用下,透過個人資源捐贈進行的分配。

目前,中國已經經歷第一和第二次分配。第一次是鄧小平領導下塑造而成的中國,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副研究員蘇京春在新浪專欄寫說,中國之後也採行第二次分配,但調節力度不夠,習近平現在顯然認為,必須進階到第三次分配。

乍看之下,第三次分配訴諸的是企業和個人的主動捐獻力量,但BBC中文網指出,在中國將其納入正式政策的影響下,做慈善,可能會變成一股「脅迫」力量。

目前,有中國企業已經趕快跟上政府的政策步伐。中央財經委員會會議隔一天,最近也被盯上的騰訊宣布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畫」,將在4個月內投入1千億元人民幣,用來提升低收入群體的收入、改善基礎醫療、協助鄉村經濟發展以及支持基層教育。

經濟學人智庫經濟學家蘇悅指出,中國企業必須做好準備面對新政策環境,稅收執法將更嚴格,而捐贈、做慈善將成為「新常態」。

浙江省成「共同富裕示範區」

第二個觀察點則是浙江,該省被中國選為「共同富裕示範區」,測試新的收入分配制度,目標是在2025年讓該省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45%為7萬5千元人民幣;2020年,浙江都市和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是6.27萬和3.19萬人民幣。

由中國國務院印發的政策文件《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指出,在浙江試驗的作法,將逐步形成全中國可複製、可推廣的範本。

其中,可以看到中國依然會強化「第二次分配」,也就是稅收。在關於如何「調節」高收入群體收入的部分,中國指出,將開徵財產稅,如房屋稅、遺產贈與稅。

除此之外,中國也將在浙江實施、限制不合理收入,例如完善國有企業高管的「限薪」制度。它強調,不是限制高收入,而是限制不合理收入,包括灰色收入、壟斷部門的高收入。

在共同富裕的前提下,可以看出是什麼在驅動中國打擊科技企業、限制IPO等種種舉措。在出生率下滑、貧富差距加大的問題中,中國正重拾其社會主義「精神」,但能否成功拉抬其生產力、同時避免資金「嚇」撤?中國未來的一舉一動,不得不密切觀察。

參考來源:CNBCBloombergBloomberg(2)South China Morning PostSouth China Morning Post(2)德國之聲中國經濟網

核稿編輯:林易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