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區現在一根針掉地上都聽得到!」一名居住在南京、才剛剛確診的退休教師對商周說。2022年11月底開始的白紙革命、抗議嚴格封城後,中國暌違3年,終於陸續開始解封,原本外界期待人潮將重新回街上,但餐館、電影院等,卻依然冷清。

因為中國解封後,疫情擴散的速度足以用海嘯來形容。

「前一週公司3成人陽性,這週已經7、8成都沒來公司,」一位設廠在中國的台灣食品業者也說道。類似劇本正在全中國上演。

生科分析公司Airfinity以香港解封狀況為參照,推估中國結束清零後,會給中國帶來130萬到210萬人死亡。

解封如今已成為中國新的夢魘,人們更不敢出門,經濟反而更冷清。

一瓶退燒藥炒到破萬元!
醫療、民眾心理都沒就位

一間武漢小餐館的老闆對路透表示,人們因為害怕感染不敢出門,「我實在過不下去了,每天都在賠錢,一天(賠人民幣)1,000塊。這裡是武漢最熱門的地段,但現在一個人都沒。」

曾在中國刷新票房紀錄的《阿凡達》,續集上映也喚不回人潮,至今票房不如預期,中國電影平台貓眼預測該電影的續集票房數字,從人民幣30億元,大砍到10億元。

「被封閉了3年,連人民的思維都確診了!」另一名食品業者對我們表示。

「確診恐懼症」正在中國蔓延開來。原因有二:第一,過去3年,中國民眾活在高壓的防疫政策下,沒有做好與病毒共存的心理準備;第二,中國現有的醫療能量仍不足以應對大規模感染,被感染幾乎只能自求多福。

新冠疫苗防護力不夠,可能是民眾恐懼的首要因素。根據中國官方數據,中國疫苗接種率雖然在9成以上,但成人加強劑接種率僅不到6成,且至今沒有防護力較強的mRNA疫苗可打。雖曾傳出有多家中國廠商加緊研發國產mRNA,但很明顯沒有趕上這波解封。

新冠的特效藥也相當稀缺,輝瑞的特效藥(Paxlovid)至2022年12月14日才開放,難以應對當前需求。

而且,連一般用藥也不足。據中國媒體《界面新聞》報導,常見的退燒藥布洛芬(Ibuprofen),中國現在每天要消耗約4億片,但製造出這個量至少需要約40天,恐供不應求,而中國已經是世界布洛芬產能最大的國家。幼兒用的布洛芬美林,甚至傳出被炒作到一瓶人民幣3,000元(約合新台幣1.3萬元)。

再者,病床數不足也是另一個隱憂,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副主任雷海潮曾說,中國每10萬人口不到4張加護病房(ICU)病床,重症患者很難有充足照顧;相較下,台灣每10萬人口則是約31張。

因為過去3年,中國國家資源大量被消耗在封控上,沒有多餘資源提供足夠的疫苗、一般用藥和病床,沒有為解封預先做好準備。

以澳洲為例,該國在2022年2月就全面解封,但新冠死亡率一直低於其他歐美國家,主要原因是做足了疫苗施打計畫,尤其是針對幼童和老人,並開放第4、第5劑加強針給需要的人群,開放程度也隨疫苗施打狀況調整。

同時,澳洲政府也建構遠距醫療網,隨時提供身體和心理健康的諮詢,讓民眾身心都為和病毒共存做好準備。但這些解封的預備動作,都是目前中國欠缺的。

中國疫情還有2波高峰,下季前經濟難好轉
(圖表製作者:曹博凱)

疫情高峰還沒過
2023年3月觸頂前,經濟續冷

中國官方數據顯示,2022年前10月衛生支出高達人民幣1.75兆元(約合新台幣7.7兆元),較2021年增加約13%,也是中國所有公共支出中最高的一項,但主要都是為了封控,而非解封。

中國東吳證券指出,中國光2022年4到6月核酸檢測次數估計多達108億次,預估耗費約人民幣1,700億元。若以一盒布洛芬人民幣30元計算,上述核酸費用足以換成約57億盒,如果能早些投入,應對當前需求其實綽綽有餘。

面對這樣的環境,中國民眾即使解封後也選擇躲在家裡,也不難預料。

中國疫情擴散觸頂,還要等多久?台大公衛學院團隊創辦的「新冠肺炎防疫科學園地」團隊使用模型推算預估,2023年中國3月疫情將達到高峰,總計約將有5.5億人感染。

Airfinity最新的報告顯示,中國約會在2023年1月中及3月初出現兩次高峰,每日感染人數會達到400萬人左右。因此,可以預估當下的蕭條可能會持續到2023年3月。

不過,這也或許是北京的盤算。《彭博》一篇分析指出,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而言,現在越快結束這些拖累成長的因素(疫情擴散),解封的經濟紅利越快能凸顯出來。

中國最新公布的2022年10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已跌回疫情爆發初期,世界經濟(World Economics)2022年12月公布的中國商業信心指數,也跌到2013年以來最低點,習近平必須盡快扭轉低迷的經濟情勢,並且透過解封安撫人心。

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在2022年11月時曾經表示,解封有助中國2023年第1季經濟成長,「將會有更強勁的需求和供給,有效減緩今年全球感到的停滯性通膨」;然而,2022年12月中,該機構又改口,稱解封過程不再那麼具有吸引力,建議客戶為攀升的風險做好防範。

解封後疫情擋不住!資訊科技、醫藥股領跌
(圖表製作者:曹博凱)

解封後股市漲幅一週吐回
特斯拉也傳因工人確診停產

「中國股市曾在解封後迎來一陣狂歡,各大指數齊漲,但是隨疫情一發不可收拾,2022年12月19日起又開始走跌。主要指數一週內(統計自2022年12月19日至23日)跌幅約在3%到4%,前波漲幅幾乎被收復,上海、深圳交易所交易量更是連7個交易日萎縮,創2010年以來最慘紀錄。

除資訊科技產業慘跌,主要領跌的股票為先前暴漲的醫藥股,如生產中國版清冠一號「連花清瘟」的以嶺藥業,和一度謠傳產品可預防新冠的宣泰醫藥,炒作過後股價紛紛回落。

工業類股也相對疲軟,尤其汽車及半導體業表現較差,除了需求端未有起色外,大量工人染疫也是原因之一,甚至已經影響部分外企。路透指出,特斯拉上海工廠無預警從2022年12月24日起停產到2023年初,原因可能正是過多工人確診;特斯拉股價在2022年12月19日至23日,下跌近20%。

相對的,旅遊和酒業類股則表現較佳,例如中國中免和瀘州老窖,皆守住前波漲幅,前者在2022年12月19日至23日一週內,上漲1.5%,後者僅下跌0.4%。

中國2022年績效最佳、交出57%年報酬率的混合基金萬家宏觀擇時多策略混合,其經理人黃海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我們對價值股比較樂觀,例如金融類股,期待它們明年下半年的表現。」

中國解封失敗,反映政府干預過多的後果,讓民眾喪失選擇如何面對病毒的機會,而且彰顯民眾對政府解封的配套措施,缺乏足夠信心。所以,當病毒最終衝破防線時,造成民眾更強的恐慌感,加速疫情擴散,陣痛期反而拉長。

中國慘痛的教訓殷鑑不遠,台灣已開始全面解封,可以做為最好的借鏡。